中国工艺品网 - 工艺品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行业动态 | 国际资讯 | 市场行情 | 工艺展会 | 工艺知识 | 工艺名人 | 成功故事 | 编制文化 | 财经资讯 | 创业故事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收藏鉴赏 > “漳州瓷”再上“海丝路”——福建佳圣轩工艺品有限公司探访记
L.biz | 商业搜索

“漳州瓷”再上“海丝路”——福建佳圣轩工艺品有限公司探访记

信息来源:craftcontact.com   时间: 2019-10-15  浏览次数:25

  • 九龙江畔一声悠长的轮船汽笛,再次将漳州与欧洲联系起来。

    地处九龙江入海口的龙海月港,在明清时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起点,大量的中国陶瓷从这里走向世界。

    600多年后的今天,同样在这片海域,福建佳圣轩借助“一带一路”建设的东风,再次沿着“海上丝绸之路”,使漳州造的日用陶瓷走向世界。

    6月28日中午时分,龙海市港尾镇岭口工业区,在佳圣轩工艺品有限公司厂区内,一辆集装箱运输车按时停靠在仓库门口。偌大的集装箱被打包结实的上万件瓷器渐渐“喂饱”,外包装上“Made in China”的英文标签格外醒目。不一会儿,这批货柜装满,集装箱运输车马不停蹄驶往港口码头,装上货轮,踏上“海上丝绸之路”,最终直抵目的地——德国汉堡。

    这些瓷器,不仅将走进欧美普通人家,还将登上皇室贵族的餐桌。

    “漳州瓷”再上“海丝路”——福建佳圣轩工艺品有限公司探访记

    佳圣轩工艺品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人正一丝不苟地检查产品

    【强技术】“求人不如求己,我们可以走出属于自己的路子”

    “以手造物以土传心。”走进佳圣轩的大门,最先映入眼帘的八个大字向世人表明了这家企业不变的初心与矢志的追求。

    在佳圣轩2000多平方米的企业展示馆内,数千件造型精美的日用陶瓷分类陈列,其花色之繁、曲线之美,令人叹为观止。“这是圣诞系列、这是复活节系列、这是日本的HelloKitty……”总经理邱志琛不无自豪地说,“其实我们的产品远远不止这些。”

    但谁能想到,佳圣轩刚刚落户龙海港尾时,一度被当地人误认为是家“碗厂”。

    “当时我们初来乍到,公司生产刚起步。如果你到龙海港尾,问路佳圣轩,附近村民估计都答不上来,但如果你问这里有家‘碗厂’怎么走,基本上都会给你指明方向。”邱志琛自嘲段子令人啼笑皆非,但折射的正是佳圣轩创业之初的困境。

    佳圣轩于2009年投产。当地此前并无大型陶瓷企业,以至于招来的本地工没经验,外地熟练工难招更难留。技术人才的不足成了第一道坎,也间接造成订单方向较单一。“多为出口日本的普通日用陶瓷,有时放眼望去,厂区真的几乎都是碗。”邱志琛说。

    为了扭转局面和走进国际市场,佳圣轩高薪请来国外技术人才。渐渐地,产品样式多了,成色与品质也上去了,但依旧“治标不治本”。原来,那些外籍专家每到关键技术环节总是遮遮掩掩,教一半留一半。

    “求人不如求己,我们可以走出属于自己的路子。”佳圣轩董事长苏逸侃出身于陶瓷世家,他的父亲是“中国陶瓷企业家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苏尧棠。从小,“陶瓷人”吃苦耐劳、勇于创新的精神便深深影响着他。他决心培养属于自己的技术工人,“这个过程很痛苦,但这一决断的效果却在日后的发展中日益显现。”

    如今的佳圣轩已经拥有一支几十人组成的技术团队,成为一家集自主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科技型企业。这些年来,佳圣轩还先后顺利通过ISO9001认证、输美认证等,在一些工业设计与科技创新大赛中屡获佳绩,被认定为漳州市知名商标、福建省知名商标。

    【重品质】“精益求精,是我们海外淘金的一大法宝”

    竞争激烈的工业浪潮中,厚实的技术底子是企业竞争的硬实力,注重品控则体现了企业的诚信与态度,是不折不扣的软实力。

    “叮当叮当……”,走在佳圣轩厂房内的检品二线,八九个工人正忙着,他们或通过肉眼翻来覆去检查,或通过听声音判断,或是触摸底盘、手感擦拭,为产品品质一道道把关。在陶瓷出口企业,质量检测线就是他们的第一生命线。而在佳圣轩,目前有6条检品线,每天有七八十人同时为此而忙碌。

    “国内大部分陶瓷企业对于产品都是抽检,而我们却实现全程检验,达到100%全检测。”董事长苏逸侃说,“一旦发现不合格品,直接淘汰。”佳圣轩这样苛刻的要求,在很多同行看来纯粹是“浪费”,可在苏逸侃看来,这恰恰是他们海外淘金的一大法宝。

    的确,制模、注浆、成型、整修、上釉、烧制……一件瓷器的诞生需要经过多套严格的工序。“不到最后一关,一切都很难预料,有时甚至只能推倒重来。”苏逸侃说,“要想确保出厂的产品质量优良,要不得半点蒙混过关的侥幸心理。”

    2016年,佳圣轩在烧制一批准备出口日本的长形黑盘时,就曾遭遇过几十万件瓷器烧制失败。“试产时,一切正常,等到大批量生产时才出现的问题。”苏逸侃说,当时厂房内黑压压的场景,至今让他心有余悸,也更让他体会到德化老家流传“窑头是金窑尾是垃圾”这句老话的深意。

    当时曾有人劝他放宽标准、减少损失,但被苏逸侃断然否决了。他拿出了破釜沉舟的勇气,带头将50多万件不合格品打碎。而留下的那部分不合格品,至今被公司收藏,摆放在显眼处,时时警醒佳圣轩人:“做陶瓷,每个环节都不能疏忽,错了就是错了。”

    苏逸侃坦言,当时他比任何人都心痛,毕竟砸掉的都是“真金白银”,不过,他心里有杆“秤”:这样的信任却是“真金白银”无法买到的。一些国际客户在合作之初往往会派人住厂进行生产监督,但久而久之,出于对佳圣轩陶瓷品质的信赖,他们现在大多只在生产过程中例行走两趟、看几眼。

    “今日的质量,明日的市场”,佳圣轩厂区的包装车间内,斗大的红字高悬头顶,着实醒目,也许这就是对佳圣轩注重品质的最好注脚。

    【闯出去】“在这里,你可以遇见明年欧美市场上流行的陶瓷”

    作为一家出口型企业,佳圣轩始终专注于海外市场,让中国陶瓷走出国门。

    为了让公司更好地对接国际市场,作为“掌门人”的苏逸侃与自己的团队长期跟踪国际市场,在他看来,“市场调研得到的第一手资料才是实打实的。”为了打开欧洲市场,苏逸侃常常在欧洲国家市场走访,流连于当地一些名品店,以独特的视角观察当地人的消费需求,琢磨其中的奥妙。为了开辟美国市场,苏逸侃早在2014年就到芝加哥考察、跟踪市场,直至最终拿下美方订单。作为总经理的邱志琛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欧洲客户的习俗、想法与需求,也默默研读起《欧洲史》。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些年来,佳圣轩陆续签下德国唯宝(Villeroy&Boch)、英国皇家道尔顿(ROYAL DOULTON)、波特美琳Portmeirion、美国莱诺克斯(Lenox)等享誉国际的品牌,并长期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在这其中,单单德国唯宝已让人肃然起敬。这是一家由陶瓷手工作坊成长起来的国际品牌,深受皇室贵族、艺术家以及先锋人士影响,历经三百年而不衰,并一步步发展成代表着欧式生活品质的风向标。

    对于一家年轻的日用陶瓷企业而言,佳圣轩能够同时与诸多国际级、高大上品牌成为合作伙伴,着实不易,甚至有些国际品牌在当地本是行业竞争者,但在明知对方已经向佳圣轩下订单后,仍打破常规、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佳圣轩。

    邱志琛告诉记者,他的一位友人曾到欧洲旅游,在逛当地的一家名品店时,被店里温润若脂的瓷器所吸引,最后花大价钱买回国内。一次,友人请他到家中做客时,特地向他推荐起那套不远万里带回的瓷器。“这不是我们这儿生产的吗?”邱志琛一眼就认出来,内心颇感尴尬,“却又不好当面说穿,以免拂了美意。”

    记者在佳圣轩采访时,德国唯宝2019年圣诞系列的陶瓷产品正在佳圣轩的生产线上开足马力赶制中。原来,扣除生产、运输、上市周期,为了让欧洲的消费者按时买到这些时令产品,所有订单都需要提前大半年投入生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这里,你可以提前遇见明年欧美市场上流行的陶瓷。”采访的最后,企业董事长苏逸侃自豪地说。

    瓷厂三记

    问路记

    佳圣轩刚刚落户龙海港尾时,一度被当地人误认为是家“碗厂”。“当时我们初来乍到,公司生产刚起步。如果你到龙海港尾,问路佳圣轩,附近村民估计都答不上来,但如果你问这里有家‘碗厂’怎么走,基本上都会给你指明方向。”总经理邱志琛自嘲段子令人啼笑皆非,但折射的正是佳圣轩创业之初的困境。

    砸碗记

    2016年,佳圣轩在烧制一批准备出口日本的长形黑盘时,经历了几十万件瓷器烧制失败。曾有人劝董事长苏逸侃放宽标准、减少损失,但被他断然否决了。苏逸侃带头将50多万件不合格品打碎。而留下的那部分不合格品,至今被公司摆放在显眼处,时时警醒佳圣轩人:“做陶瓷,每个环节都不能疏忽,错了就是错了。”

    赏瓷记

    邱志琛告诉记者,他的一位友人曾到欧洲旅游,在逛当地的一家名品店时,被店里温润若脂的瓷器所吸引,最后花大价钱买回国内。一次,友人请他到家中做客时,特地向他推荐起那套不远万里带回的瓷器。“这不是我们这儿生产的吗?”邱志琛一眼就认出来,内心颇感尴尬,“却又不好当面说穿,以免拂了美意。”

    ⊙本报记者邓文忠杨朝华罗培新朱俊辉通讯员龙闻文/图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艺品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