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熊芳雨1月17日报道:今起“匠心筑梦——新苏作的历史记忆”展览在中共一大纪念馆专题展厅开幕。50余件经典苏作手工艺品不仅梳理了百年苏作艺术成就,还突出反映了党史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党中央重大决策等,彰显中国精神。

展览由中共一大纪念馆和苏州博物馆共同策划举办,入口处电子屏滚动放映着清代画家徐杨的《姑苏繁华图》,将观众的记忆瞬间拉回到苏作技艺最繁盛的年代。
展览分为“飞针引绮彩”“玲珑夺天工”“匠心记华年”三个部分。

“飞针引绮彩”通过近20件织绣作品集中展示苏绣艺术成就,涵盖盘金绣、打籽绣、乱针绣、单面绣、双面绣等多个类别。苏作织绣艺人以针代笔,以线代墨,将工艺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使作品拥有绣工精细,配色秀雅,针法丰富等特征,创造出属于布帛艺术的视觉盛宴。
1938年,加拿大共产党员、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来到中国延安,受到毛泽东接见,随后赴晋察冀根据地救治了大批伤员。乱针绣 《白求恩像》中,金黄色线勾勒人物神态,斜丝理运针;依照人物姿态和衣褶纹路,用细密短线条,纵横交错地绣出衣服的质感和厚度;背景则用交叉角度较大的粗线条反复施色。视觉效果浓淡变化、虚实相间。

“玲珑夺天工”主要表现苏作雕刻工艺,共计展出近20件苏工雕刻作品,包括象牙雕、核桃雕、牛角雕、玉雕、木雕、石刻等多种类别。作品不仅注重形象刻画,而且在艺术表现上以诗书画印一体为主要结构形式,传递出浓厚的人文气息。

“匠心记华年”则展示了苏作技艺对日常生活的渗透和影响,通过金银器、仿古铜器、桃花坞木版年画、剪纸、蟋蟀盆等作品呈现苏作的匠心之巧、工艺之美,传递高雅的意境与情怀。

走马灯、大红春联、苏式家具等场景……值此寅虎岁末之际,展览特意遴选了过年主题的展品,并设置了新年打卡等场景,将新春元素融入设计细节中。展厅二楼中心柜的一件玉雕作品即命名为“过年”,手工匠人采用天然翡翠,以圆雕、浅浮雕、镂雕等技法制作,活灵活现地呈现出孩童点爆竹、拱手作揖拜年的情景。名为“春暖花开”的桃花坞木版年画则通过强烈的色彩对比,营造出喜庆祥和的新年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