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艺品网 - 工艺品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行业动态 | 国际资讯 | 市场行情 | 工艺展会 | 工艺知识 | 工艺名人 | 成功故事 | 编制文化 | 财经资讯 | 创业故事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国际资讯 > 传承《天工开物》古法酿造工艺,四特酒里的“天工味道”
F.biz | 商业搜索

传承《天工开物》古法酿造工艺,四特酒里的“天工味道”

信息来源:craftcontact.com   时间: 2023-09-05  浏览次数:2

一壶佳酿,三五好友,闲情逸致,畅叙人生。在中国人的餐桌上,无论菜品花样如何变,酒总是不变的调味剂。回溯时光,悠远的中华历史孕育出灿烂的酒文化,品味着杯中的美酒,你是否想过古人是如何酿酒的呢?翻开《天工开物》这部享誉世界的工艺百科全书,从那些字里行间和插画中,或许能感受到中国古代劳动者质朴的匠心精神。

《天工开物》由江西奉新人宋应星所著,于明崇祯十年(1637年)初刊,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其影响力远播全球,蜚声海外。书中“乃粒”、“曲蘖”等篇章均有涉及酿酒工艺,不仅对当时的酿酒产业拥有指导意义,还传承至今,成为以四特酒为代表的知名白酒品牌工艺理论基础。那么,这些工艺蕴含着哪些奥秘呢?

溯源古法制曲,看《天工开物》中的制曲秘方

曲为酒之骨,宋应星对酿酒技艺的研究以酒曲为主。《天工开物》以江西樟树“清江土烧”等南方名酒的酿造工艺为原型,融会贯通,取其精华而成书。在原材料上,《天工开物》记载到:“凡曲,麦、米、面随方土造”,制曲者先“将麦连皮井水淘净,晒干”,再将晒干的小麦磨碎,然后“以淘麦水和作块,用楮叶包扎,悬风处,或用稻秸罨黄,经四十九日取用”。

此外,宋应星在书中还提醒,酒曲发酵期间,制曲人员要勤于查看发酵情况,营造适合酒曲发酵的环境,如果“生黄未足,视候不勤,盥拭不洁”,即使只有几粒坏的酒曲,也会“败人石米”,造成粮食浪费,这一经验总结至今被奉为制曲的工艺指导基础。

传承天工文化,四特酒致敬经典

《天工开物》中所蕴含的天人共酿、道法自然理念,以及对劳动人民智慧的高度赞颂,深深影响着后世的农业、手工制造业等领域。四特酒高端产品——天工系列就是其鲜明印证,一口三香的滴滴佳酿,是对传统工艺的演绎,更是对天工文化的坚守。

作为江西白酒龙头,自建厂以来,四特酒便持续从天工文化的沃土中汲取养分,创新总结出属于四特的“天工九法”,从乃粒、精粹、甘霖、造化、曲蘖、石窖、古法、陶埏、风骨等九个方面阐述,传承《天工开物》的古法工艺,创造性推动酒品升级。

坚守古法酿造技艺,辅以现代科学技术,四特酒把握了传统与现代的平衡。以《天工开物》古法工艺为酿造基础,创新研发涵盖天工 1972、天工20、天工回味1952等产品的高端典藏天工系列。天工九法工艺酿造,甄选四特酒101纯手工酿造车间优质原浆酒,陶坛储存,历经漫长岁月打磨生香,成就滴滴稀有的典藏之作。

对传统的坚守成就了绵延不绝的中华文化,而文化的延续又推动着新生事物不断进步升级,给人物质和精神的多重享受。从四特天工系列中,你是否品味到了300多年前的悠远醇香呢?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广告,相关素材由广告主提供,广告主对本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本网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广告内容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张晓波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 }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艺品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