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艺品网 - 工艺品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行业动态 | 国际资讯 | 市场行情 | 工艺展会 | 工艺知识 | 工艺名人 | 成功故事 | 编制文化 | 财经资讯 | 创业故事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市场行情 > 潮起两岸 匠心筑梦——2025海峡两岸(莆田)工艺品博览会纪实评论全部评论视频推荐
M.biz | 商业搜索

潮起两岸 匠心筑梦——2025海峡两岸(莆田)工艺品博览会纪实评论全部评论视频推荐

信息来源:craftcontact.com   时间: 2025-11-05  浏览次数:48

  10月30日至11月2日,2025海峡两岸(莆田)工艺品博览会在莆田工艺美术城举行。以“潮起两岸 匠心雕魂”为主题,这场工艺盛会成为承载海峡两岸文化交融、助推产业升级、塑造城市名片的重要载体。

第十三届福建省工艺美术精品“争艳杯”大赛作品吸引群众。

  ■顶级赛事坐镇 激活创新动力

  一场展会的厚度,往往由其专业度决定。而本届艺博会的“实力王牌”,无疑是同步启幕的第十三届福建省工艺美术精品“争艳杯”大赛。作为省内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工艺美术赛事,它就像一块“试金石”,汇聚八闽大地的工艺精粹。来自省内9市1区的近1400件(套)作品参赛,涵盖玉石雕、木根雕、陶瓷、漆艺等19个工艺类别,既带着传统工艺的基因密码,又洋溢着新时代的创新气息。

  除了“争艳杯”这一“重头戏”,第十六届“艺鼎杯”木雕技能竞赛、第十一届中国泥塑造像技艺大赛等系列赛事的同步举办,让展会现场变成“活态的工艺课堂”。

  木雕竞赛区里,来自各地的40位木雕高手凝神挥刀,老中青三代木雕人同场竞技,传统工艺与新锐思想相互碰撞,尽显中国木雕艺术百花齐放、古今交融的蓬勃生机。

  大赛还特别邀请两位来自台湾艺术大学的新生代创作者以及希腊、塞浦路斯的木雕艺术家们进行现场展演。

  泥塑技艺大赛现场,来自17个省(直辖市)的40位工匠以泥为媒,捏、搓、揉、塑,一个个泥塑作品栩栩如生,引得同业者驻足观摩、交流心得。

  正是这种“以赛促艺、以赛兴业”的办展理念,让艺博会成为工艺美术人才成长的“孵化器”。从这里走出的工匠,带着赛事中汲取的创新灵感回到工坊,将新理念、新技法融入创作,推动着工艺美术产业不断迭代升级。如今,莆田木雕、仙游古典家具等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背后都离不开艺博会搭建的赛事平台所注入的创新动能。

图为“莆田优品”主题专展区引人注目。图为“莆田优品”主题专展区引人注目。

  ■珍品巅峰集结 彰显文化自信

  本届艺博会的珍品展区,如同一条穿越时空的工艺长廊,既有当代大师的巅峰之作,也有承载历史记忆的传世珍品,让观众在一器一物间,感受中华工艺美术的博大精深。

  莆田是“中国木雕之城”,木雕历史悠久,素以“精微透雕”著称。国家级非遗莆田木雕展区的阵容堪称“豪华顶配”,159件作品出自40余位工艺名家之手,既有方文桃、佘国平、李凤荣、黄文寿、郑春辉、吴文忠等6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力作,也汇聚了省级、市级莆田木雕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及其他新一代莆田木雕工艺大师的佳作,集中展现了莆田木雕的精湛技艺与独特魅力,尽显“入木三分”的艺术震撼。

  更令人瞩目的是,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带来60件套国家级珍品空降展会。该集团副总经理郑秀全介绍,展出作品主要为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末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精品匠作,曾多次配合国家重要外交活动赴海外展出。作品精雕细刻、精美绝伦,是中国工艺美术最高水准的“代言人”。

  在传统珍品之外,“数字+非遗”的创新呈现让古老文化焕发青春。中华妈祖数字馆专为“Z世代”打造的妈祖文化IP,成为展会的“流量密码”。沉浸式L型空间里,多维彩屏让数字妈祖“活”了起来。可触摸脱胎漆器、九宝吉祥物、“妈祖世界·瓷行天下”陶瓷大展、“我爱妈祖”少儿画展及潮玩周边齐上阵,参观者可一站式沉浸解锁妈祖文化新体验。作为妈祖文化的发祥地,莆田千百年来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将妈祖精神传播至50个国家和地区,而艺博会则以数字技术为桥,让这一传统文化IP在当代实现跨界传播。

  值得一提的是,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最大规模的瓷雕像”——“仙游青瓷五百罗汉”的48件作品也亮相展会。省工艺美术大师陈万龙历时8年创作的这些作品,将罗汉的精神境界刻画得淋漓尽致。

中华妈祖数字馆专为“Z世代”打造的妈祖文化IP,成为展会的“流量密码”。

  ■两岸匠心交融 搭建融合桥梁

  “两岸”元素,始终是莆田艺博会最鲜明的标识之一。18年来,从首届展会台湾工艺从业者的零星参与,到如今68个标准展位的台湾馆组团亮相,艺博会早已成为两岸工艺交融的“黄金纽带”,见证着两岸文化同根同源、血脉相连的深厚情谊。

  本届台湾馆内,热闹非凡。台湾蜡笔王、台湾文化观光产业联盟等数十家台湾工艺企业带来的文创产品,涵盖生活器物、装饰摆件等多个类别,每一件作品都带着浓郁的台湾风情,又暗藏着两岸文化的共通之处。

  中国岚台传统灯笼传承人康桂箖带来的30多种岚台传统灯笼,格外引人注目。这些灯笼的技艺融合了福建闽侯油伞的骨架工艺与泉州灯笼的彩绘技法,灯面上的妈祖像、吉祥纹样,让观者一眼就能感受到两岸文化的同源基因。

  号称“台湾蜡笔王”的著名蜡笔画艺术家王建民带来了蜡笔艺术作品和文创作品。他说,这是第一次来莆田参加艺博会,两岸从业者围绕“传统工艺的当代创新”“文创产业的跨界融合”等话题深入探讨,思想的碰撞催生了诸多合作灵感。

  艺博会成为两岸工艺界的“老朋友聚会”。部分台湾协会、工艺企业已连续18年参展,从最初的带着作品“试水”,到如今的深度合作,两岸工艺从业者在展会中结下了深厚情谊。

图为“艺鼎杯”创作现场,海峡两岸的木雕高手与国际木雕艺术家共同献上木雕盛宴。图为“艺鼎杯”创作现场,海峡两岸的木雕高手与国际木雕艺术家共同献上木雕盛宴。

  ■艺术走进生活 融入城市肌理

  展会专设的亲民消费区,成为最具人气的区域之一。小巧的木雕挂坠、实用的文创摆件、精美的陶瓷茶具等非遗衍生品,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既保留了传统工艺的韵味,又贴合现代生活需求。

  除了亲民消费区,“莆田优品”主题专展区也格外引人注目。作为莆田重点打造的区域公共品牌,“莆田优品”涵盖工艺美术、四大名果等十大品类,此次展出的200多件展品中,有10件作品入围不久前揭晓的“福建礼物”评选。这些作品兼具莆田文化底蕴与现代设计美学,既是工艺美术品,也是优质商品,通过艺博会的平台展示,进一步提升了“莆田优品”的品牌影响力。

  展会延伸出的特色活动,更让艺术融入城市肌理。国际木文化体验馆以“木与生态生活”为主题,通过展板、实物树苗、互动游戏等形式,向公众普及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念,同时展示欧洲15个国家木雕艺术家的作品,让莆田艺博会的视野走向国际。

  潮起两岸,匠心永续。相信在艺博会的持续赋能下,莆田工艺美术产业将在传承中创新,在融合中发展,书写更加璀璨的匠心篇章。

  全媒体记者 林晓玲 文/图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艺品网证实,仅供您参考